中国社科院与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国家品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该课题全面分析了国家品牌形成机理、国家品牌构成基础要素以及国家品牌和国家软实力之间的联系等,提出没有国家独特的文化作为依托,不可能诞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品牌;没有优秀的国家文化作为支撑,国家品牌就无法让全世界产生深刻的认同。
由国家品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组组长、恒源祥集团的董事长刘瑞旗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等人著述的《国家品牌与国家软实力文化研究》一书,也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式出版,将品牌和文化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探讨。
据悉,“国家品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是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重大邀标研究项目。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表示,国家品牌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要摆脱资源和环境的束缚,关键在于减弱要素的规模驱动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的引擎。品牌建设是创新的重要部分,没有品牌就谈不上对市场的占有和控制,创新成果也难以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同时,国家品牌是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坚强保障。在全球总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在发生转化,要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国企业大规模的走出去,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离不开强有力的国家品牌做保障。可以说,国家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民间外交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认为,我国已经有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品牌,但是在2013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排行榜上,中国品牌仍然是空白。品牌是商品皇冠上的宝石。出精品、出名牌,是当下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是讲质量、重效益的实际体现,是转型升级的载体和抓手。从品牌到著名品牌再到世界著名品牌的轨迹,是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经济体由大变强的发展之路和重要标志。品牌创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质量的基础是生产力水平,性价比优秀的企业就是市场上的天之骄子。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表明,重视质量的国家是品牌最多的国家,重视质量的企业创建的品牌也一定是最多的。
刘瑞旗说,恒源祥是从2011年开始着手品牌文化课题研究的,将持续到2020年,重点关注“文化从哪里来、品牌从哪里来”以及“中国国家品牌怎么做、中国国家文化怎么做”等课题研究。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品牌文化的理解以及恒源祥集团从一家上海南京路上的毛线店成长为知名的品牌运营集团的成功经验总结道,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品牌决定着财富走向。目前,世界财富正在向品牌转移。中国国家品牌做好了,财富会向我国转移;企业做好了品牌,财富会向企业转移;人的品牌做好了,财富也会向这个人转移。品牌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品牌就是习惯和文化个性。现阶段,我国经济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仅靠帮别人做加工和服务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使财富向中国转移。
科技部中国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依靠低成本制造优势,将产品分销到了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并且涌现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像阿里巴巴、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等,而且中国制造海外投资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眼下,中国正面临着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压力。这一方面缘于过去那种依靠低成本、大规模的扩张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缘于外部挑战。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制定新的创新发展战略,如美国、德国等推出了工业4.0等,日本和韩国正以非常警惕的心态来判断中国未来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构建新的发展结构,那就是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和中国创新。新常态下国家品牌战略和国家软实力的实质内涵之一就是中国创新。政府要营造更加包容、多元和开放的环境,使创新真正成为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手段,使更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能够在各类支持平台上成功创业和顺利成长,使广大的科技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李平结合国际上对国家品牌和文化软实力的评价,提出国家品牌和国家软实力之间存在着3大联系:首先,特色的本国文化是国家品牌的特质内涵,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内涵;其次,国家品牌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载体,是“来源国”历史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度浓缩,通过商品、商标、历史古迹、广告、旅游、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本国的独特文化,从视觉、观感、体验、嗅觉等方面影响各国消费者及相关利益群体,使他们被国家文化所征服;第三,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提升国家品牌的价值。 |